制酒工藝流程
高粱破碎:選用本地有機紅纓子糯高粱,在投料時按一定比例破碎。
潤糧:將90℃以上的潤糧水按比例加入糧堆,及時翻拌,使“紅糧”(高粱)充分吸水。
蒸糧:潤好的“紅糧”上甑蒸煮大約兩小時。
攤晾拌曲:蒸好的“紅糧”(糧醅)均勻攤晾,輪番打造,待降至一定溫度后,加曲拌合。
高溫堆積:拌曲后的糧醅收攏,呈半球形,進行開放式堆積發酵。
入窖發酵:堆積發酵達到工藝要求的糧醅,下至窖內,進行封閉式發酵。
上甑摘酒:開窖,取出窖內酒醅;上甑,蒸餾取酒。
制酒特點
一年一個生產周期
茅造酒制酒過程為一年一個生產周期,從重陽下沙(第一次投料)到第二年八月份丟糟,歷經春夏秋冬。在此期間經過兩次投料、九次蒸煮、八次發酵、七次取酒,是中國白酒行業最為復雜的釀酒工藝。
高溫堆積
堆積發酵是茅造酒釀造的重要工序,堆積溫度高達50℃左右,因此稱為“高溫堆積”。堆積過程中通過網羅、篩選和培養微生物,形成了特殊的入窖微生物體系,同時還起到產生特殊香味物質和提供前驅物質的作用。
高溫餾酒
茅造酒的餾酒溫度高達40℃,有利于低沸點物質揮發、高沸點物質保留,形成了茅造酒揮發性物質少、高沸點物質多的特殊成分體系,是茅造酒飲后不口干、不上頭的一個重要原因。